水的溶解氧(DO)是啥意思
一、什么是水的溶解氧?
1、溶解于水中的游離氧稱為溶解氧(用DO表示)。
2、水的溶解氧單位:mg/L,mL/L
3、影響水的溶解氧的因素有哪些?
天然水中氧的主要來源是大氣,溶于水中的氧其溶解量與溫度、壓力有密切關(guān)系。溫度升高,氧的溶解度下降,壓力升高,溶解度增高。
二、水的溶解氧的意義。
水的溶解氧含量的多少反映出水體遭受到污染的程度。當(dāng)水體受到有機(jī)物污染時,由于氧化污染物質(zhì)需要消耗氧氣,使水中所含的溶解氧逐漸減少。污染嚴(yán)重時,溶解氧會接近于零,此時厭氧菌便滋長繁殖起來。并發(fā)生有機(jī)污染物的腐敗而發(fā)臭。因此,溶解氧也是衡量水體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biāo)。
三、水處理中融解氧的正常范圍
污水處理中好氧過程要大于2;厭氧過程要接近于0;缺氧過程要0.5以下。
不同的生化處理方式對溶解氧的要求也不同,在兼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0.2-2.0mg/L之間,而在SBR好氧生化過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一般在2.0-8.0mg/L之間。
因此,兼氧池操作時曝氣量要小,曝氣時間要短;而在SBR好氧池操作時,曝氣量和曝氣時間要大得多和長得多,而我們用的是接觸氧化,溶解氧控制在2.0-4.0mg/L。
本文由重慶恒諾小編整理,希望對您有幫助,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留言、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