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中的懸浮澄清池及如何測定懸浮泥的沉降比?
重慶恒諾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從事水處理事業十一年,已成為純水、超純水設備,實驗室超純水設備,工業電子級超純水設備,實驗室廢水系統,礦用超純水處理設備的專業生產廠家,以客戶需求為中心,致力于為客戶創造價值,提供最優質最實惠的水處理解決方案,天分享:水處理中的懸浮澄清池及如何測定懸浮泥的沉降比?
一、什么是懸浮澄清池?
懸浮澄清池是指原水經加入混凝劑后,脫去水中的氣泡,通過懸浮污泥層反應的澄清池。屬懸浮泥渣型澄清池。懸浮澄清池是一種傳統的凈水工藝。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池底部進水形成的上升水流使澄清池內的成熟絮粒處于一種平衡的靜止懸浮狀態,構成所謂懸浮泥渣層。投加混凝劑后的原水通過攪拌或配水方式生成微絮粒,然后隨著上升水流自下而上地通過懸浮泥渣層,進水中的微絮粒和懸浮泥渣層中的泥渣進行接觸絮凝,使細小的絮粒相互聚合,或被泥渣層所吸附,而清水向上分離,原水得到凈化。
二、如何測定懸浮泥的沉降比?
懸浮泥沉降比的測定,是澄清池操作的重要依據,對出水水質有很大的關系。測定沉降比的方法是:取250mL量筒(筒徑40mm,筒高320mm)將含懸浮泥的水樣放入筒中,靜置5、15、30、60min,觀察其懸浮泥的沉降情況。用沉降后懸浮泥的體積占水樣總體積的分數來表示,稱為懸浮泥的沉降比。
感謝閱讀,本文由恒諾超純水小編整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